大荔县 榜样力量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好声音”

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通讯员 党宇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2月14日,在大荔县范家镇西岐村的冬枣大棚里,“同州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一边向枣农传授冬枣冬季管理技术,一边向大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进入冬季以后,我们县的枣农都忙着整修搭建大棚,修剪管理枣树,我也借着向枣农进行管理技术培训的机会,给大家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周爱英告诉记者。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周爱英原原本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尤其是对其中关于“三农”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解读,作为“同州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团的一员,又是长期跟枣农打交道的农技人,她就想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与农民息息相关、最新鲜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到田间地头,用接地气的“土味话”,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大家心里。

“周老师这次来不仅让我学到了技术,还让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了解,明白了咱农村也是大有可为的,农民要活的有尊严,更加坚定了我种好冬枣、致富增收的信心和决心。”西岐村村民胥俊保激动地说。近期,为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荔县充分发挥“同州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团作用,大家结合各自工作生活的实际,纷纷走下宣讲台,走进工作一线、小区巷道、田间地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平实、平和、温暖的语言,传递给党员干部、基层群众、教师学生等全县群众心里。

12月15日下午,在赵渡镇严通村活动广场的亭子中,大荔县“同州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严通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身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红马甲,正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简单说,就是把农村发展放到更重要位置,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王海军身旁,围坐着10多名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10年来严通村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住上了楼房,还开上了小车。”“路变宽敞、整洁了,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在家门口的工厂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我现在非常开心。”……

这些年,严通村把冬枣作为村支柱产业,以村党支部的名义成立了顺农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注册了“严通冬枣”品牌,进行品牌化运营,帮助群众致富。该村连续多年被省、市授予“五好”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幸福乡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王海军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让更多群众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激励广大群众牢记嘱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踔厉奋发,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激发农民的自豪感和投身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海军的宣讲让村民张瑞安听得津津有味,“平时咱村上的应急广播不停地播放党的二十大精神,王支书没事就在村活动广场用编的段子给大家讲,听了以后觉得党和国家对咱农民很重视,咱更要好好干,把日子过好。”张瑞安如是说。

“如何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传递到千家万户,成为大家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这是我们开展理论宣讲的关键。”大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田肃说。下一步,大荔县将进一步壮大“同州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团的力量,让更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优秀代表参与到宣讲队伍中来,把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覆盖面更广、形式更多样、更加深入人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