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史王萍 通讯员 闫鹏
1月5日,华阴市自然资源局与大唐秦岭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电),在秦电光伏发电项目工地现场签订交地确认书的同时,为秦电颁发了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这标志着华阴市“交地即交证”改革迈进新时代,实现了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交地即交证”是指对四至清晰、权属无争议、土地出让(划拨)价款、税款缴纳完毕的国有建设用地,在用地单位申请且符合登记条件的前提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完成土地交付手续的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通过主动介入、加强协作、靠前服务、登记预审,将有关环节从“供地后”提到“交地前”,变“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确保土地交付的同时让企业获得“红本本”。
“交地即交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是破解不动产登记工作堵点和难点的重要探索。推行“交地即交证”服务,加快项目落地见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同时,华阴市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前进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办证准备,在企业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1个工作日内核发不动产权证书。通过流程再优化,将原先土地供应之后再办理产权登记转变为前置申请;将土地首次登记公告15个工作日环节向前延伸到土地供应环节;通过优化工作流程,部门之间提前对接协作使登记再提速,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场交地和土地首次登记一起完成,由规定的公告15个工作日后5个工作日办结压缩为1个工作日完成,实现了土地交付和不动产权证书交付的高效衔接,减少了企业跑办次数,增强了企业“一证定音”的获得感,还为企业早开工争取了“黄金时间”。
2023年,华阴市将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新供应土地“交地即交证”工作改革,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增强自然资源管理、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压缩时限、优化流程、精简资料,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体会“看得见、拿得到”的满满幸福感,为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的美丽华阴作出新时代自然资源人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