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十年来,这一理念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今天,一起来学习!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期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十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力、感召力愈发凸显,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风云变幻的时代,需要凝聚共识的思想;日新月异的世界,呼唤洞察未来的远见。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3月的莫斯科,清冽的空气里涌动着早春的暖意。雨过天晴,迎着午后阳光,习近平主席的专车驶入莫斯科河左岸、博罗维茨基山岗上的克里姆林宫。
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走向,习近平主席10年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重要演讲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3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对俄罗斯联邦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
当地时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