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王宪辉
为贯彻落实全省果业重点项目推进会精神,确保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促进我市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市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9月2日至3日,全市果业高质高校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光明大酒店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宁殿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苏新会,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省级以上果树试验站负责人等参会。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9月2日至3日上午,与会人员分别赴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合阳县新池镇富源葡萄产业园、澄城县赵庄镇华星大樱桃科技产业园、白水县新农田高质高效苹果示范园、白水县林皋镇四季香高质高效苹果示范园、蒲城县罕井镇四方苹果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富平县老庙镇宏慧源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园、临渭区下吉镇凝聚葡萄高质高效示范园进行了现场观摩。每到一处,与会人员详细询问机械化应用程度、农药水肥使用情况、土壤有机质含量、株距行距、日常管理等高质高效示范园的创建情况。
在9月3日下午召开的室内会议上,澄城县、富平县、临渭区、合阳县就今年果业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合阳葡萄试验站、蒲城酥梨试验站、大荔冬枣试验站、渭南葡萄研究所、澄城海亮明康汇苹果试验站等,先后与市果业发展中心及相关县区果业发展中心签订了《渭南市果业高质高效示范创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合作三方协议》;市果业发展中心对全市果业高质高效示范园观摩活动进行了总结:观摩的大部分果园近两年亩产值都在1.5万元以上,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合阳县新池镇富源葡萄产业园、蒲城县四方果业合作社亩产值超2.5万元,大部分果园有机质提升到1.5%-2%,这为我市果业进一步提高品质、提升效益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展示了我市果业在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果业重点项目建设及果业产业振兴“一镇一村”示范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市农技中心通报了全市苹果蠹蛾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果业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县一品”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已成为渭南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典范。与此同时,仍然面临着品种结构单一、低效园改优难度大、果园投入不足、后续劳动力欠缺、各县在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工作方面的不平衡等问题,这些成为制约我市果业高质高效创建的瓶颈问题。
会议强调,目前,我市果业正处于艰难的爬坡攻坚阶段,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优化区域布局,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线,抓点促面,全面推广高质高效核心技术,具体做好“一二三四五”几个方面的工作,即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转型升级提生产、品牌营销促销售为两个重点;突出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栽培模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三个板块;构建现代果业生产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四大体系;实施优质苗木栽培繁育工程、高质高效果园示范工程、融合发展提升工程、市场营销拓展工程、科技创新支撑工程五大工程。
会议要求,要扎实推动以高质高效示范园的创建为重点的五大行动整体工作,抓好果园秋季管理,做好果品营销工作、果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苹果蠹蛾防控工作等,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具体业务工作深度结合,为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