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璀璨谱华章 踔厉奋发向未来——写在渭南市临渭区妇女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渭南日报 记者 张绚丽 通讯员 郭春艳

春风含笑柳如烟,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春暖花开、万物纯净的季节里,临渭区广大妇女迎来了属于她们的一场盛会——渭南市临渭区妇女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建功业、有作为,传美德、树新风,同奋进、共追梦……自临渭区第十六次妇代会召开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市妇联的关心指导下,全区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芳斗艳、英姿勃发,以红颜更胜儿郎的态势彰显了新时代临渭女性的风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她们如花绽放;在抗击疫情最前沿,她们不让须眉;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她们无悔担当,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在临渭区这片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向上、和谐发展的精彩画卷。

临渭区巾帼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

党政领导关怀妇女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政协委员这个身份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今后我将把企业发展与履职尽责结合起来,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在刚刚结束的市政协会上,新一届市政协委员、临渭区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刘雪荣如是说。

2017年12月,根据中省市相关要求,临渭区结合实际,出台了《妇联改革方案》,及时调整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夯实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妇儿工作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自此,全区妇女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政策保障得到新加强,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通过议案、提案、建议等积极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巾帼脱贫行动”“巾帼建功行动”“巾帼维权行动”“巾帼关爱行动”等稳步推进,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社会各界热心妇女儿童事业,形成了党政领导、社会支持、妇联协调、各方参与、共同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越来越多的女干部出现在群众的视线里。目前,全区公务员女性比例为40%,区级以上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比例逐渐提高。区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女干部的班子比例均在90%以上。街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女干部的班子实现全覆盖。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定期免费检查和治疗实现常态化,农村孕产妇住院率达到100%。妇女常见病检查达到90%,“两癌”筛查率达到85%以上,全区孕妇产前检查率达到100%,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提升。、

临渭区女企业家协会为疫情防控捐赠物资

围绕发展大局妇女创新创业有力推动

“我们这里塬高沟深、交通不便,巧娘草编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农村妇女实现‘无风险、零成本’在家就业,合作社订单派活,统一收售,现在基本达到‘村村是工厂,户户是车间,家家有巧娘’。”4月6日,在位于秦岭北麓的临渭区桥南镇,巧娘草编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春苗开心地说,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辐射带动周边留守妇女500余人,用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奉献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五年来,临渭区各级妇联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巾帼创新创业脱贫行动”——“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发展“指尖经济”,举办巾帼致富讲堂,探索“公司+基地+贫困妇女”“合作社+贫困妇女”的扶贫模式,倡议“临渭巾帼为爱下单”消费扶贫行动,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在苏陕扶贫协作战略路上,积极推介临渭农副产品。围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争做新时代出彩女性”主题,帮助妇女就业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构建起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女性双创服务体系,带动更多妇女投身双创大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高附加值手工加工业,实施农村妇女人才提升培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巾帼致富带头人、电商、家政等培训班55期6500余人。深入开展“百千万”巾帼帮联活动,在发展新产业链中帮资金、帮技术、帮物资、帮就业,形成了扶持一人带动一片的强大帮联态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培育发展了巾帼电商示范点3个、优秀合作社3个,培育扶持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5个。

争取妇女儿童发展项目资金586.4万元,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家庭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家风文明主题公园、家风馆、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建设、贫困母亲(儿童)救助、“两癌”妇女救助、“妇女儿童之家”示范创建等项目,惠及全区20个街镇多个村(社区)、20多万妇女儿童,让每一位身处困境的妇女群众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临渭区妇联组织妇女技能培训

弘扬社会新风家庭文明建设纵深推进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很好,让大家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了家风教育。”4月9日,正值周末,在人和公园散步的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说,无论是家风文明主题广场上那一张张最美抗疫英雄的笑脸,还是家风文明长廊上那一个个家规家训的故事,都如这和煦的春光一样,让人温暖而感动。

五年来,临渭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先后将人和公园、蔺店镇蒲阳村精心打造为省级家风文明主题公园和省级家风馆,充分发挥家风教育基地及家风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和家庭继承弘扬先贤思想,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同时,广泛开展以家风家训、晒幸福生活、讲和谐故事、展文明风采、秀家庭梦想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累计1万户家庭参与线上线下寻找推荐活动,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三秦最美家庭6户,五好文明家庭11户,最美抗疫家庭2户,区级“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健康家庭”“平安家庭”500余户,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桥南镇天留村、丰原镇北雷村被市妇联授予“美丽庭院”示范村,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0户,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800户,在富美临渭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展示了宜居宜游的乡村之美。临渭大街小巷飘起的“巾帼志愿红”,在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渭南市幼儿师范学校崇本图书馆、临渭区图书馆被陕西省妇联命名为首批“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雷明珠等3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杨育英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张小玲、左敏荣获“全国维权先进个人”,陈春苗荣获陕西省手工艺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类金奖,张小玲等3人荣获“省级三八红旗手”,站南街道朝阳社区、渭南小学荣获“省级三八红旗集体”。全区相继涌现出“市级三八红旗手”40个、“市级三八红旗集体”9个、“市级巾帼建功标兵”22个、“市级巾帼文明岗”13个、区级“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150个、区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45个,还有一大批不让须眉的女强人、女能人、女汉子,奋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用担当和奉献描摹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和公园家风文明主题墙

发挥独特优势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今后,我们将发挥‘妇女微家’的作用,努力为产妇提供一个有温度的诊疗环境,让产妇就诊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2020年12月25日,为推动“妇女之家”向各领域拓展,打通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米”,临渭区妇联在市第二医院产科建立了全区首个“妇女微家”——“幸孕·妇女微家”,把妇联服务落实到“最小单元”。

五年来,全区各级妇联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参与社会化创新管理,在发挥“半边天”作用中取得了新突破,制定了《临渭区妇联改革“破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要求,召开推进会,用真抓实干推动妇联改革,有效解决工作的“堵点”。创新组织设置,街(镇)、村(社区)全面完成妇联改建工作,新增兼职副主席20人,执委220人,完成区直机关妇委会改建4个,汇聚了一大批有专长、有热情、有影响力的妇女骨干聚集到妇联的旗帜下,在“心贴心”“面对面”的融合中,形成“要我建”转化为“我要建”的良好态势;创新形式,探索“党建+妇联执委+志愿者”工作模式,使妇联组织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延伸工作触角,打破区域界限、行业壁垒,非公企业妇联等新形态跃然而出,妇联组织联系引导服务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有效方式,推进阵地建设,创建省级妇女儿童之家9个、区级妇女儿童之家24个,其中非公企业妇女儿童之家4个,妇女儿童微家1个;在提质增效、培优搞活中开拓新举措,带动更多的妇女儿童家园和妇女之家奏起“以活动带阵地”“聚资源扩阵地”“引服务活阵地”的协奏曲,构建起“一家园一特色、一阵地一品牌”的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有力、活动常态、充满活力的妇女身边的“娘家”。

临渭区妇联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

凝聚巾帼力量最美女性风采华丽绽放

“17年前非典疫情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我有一个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勇敢的坚守在岗位上,才可以保护好所有家庭和家庭里面的孩子。”2020年大年初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任下邽镇副镇长的王倩芝意志坚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临渭区各级妇联组织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继承发扬“党有号召、群众有需求、妇联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迅速开展巾帼战疫行动。妇联执委、各街镇妇联、“两新”组织、巾帼志愿者、各类先进典范和广大妇女群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通力协作,筹集资金、防控物资共计价值70多万元,用担当和责任书写巾帼大爱。着力关心关注战“疫”群体,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基层参与防控同志等解决实际困难,关心慰问援鄂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并适时地推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关爱举措。着力用情讲好战疫故事,开展寻找表彰战“疫”工作中“最美巾帼逆行者”:战疫情——寻找“最美巾帼之星”事迹展播;颂巾帼——寻找“最美宅奉献”;赞巾帼——“最美的荣誉有你我”;暖巾帼——“慰问关爱暖心行”;心灵驿站——“维权巾帼行”系列活动,表彰“最美女性”“抗疫最美家庭”“最美白衣天使”“最美家园守护者”等100名(户),用身边的典型讲好临渭巾帼故事,抒写家国情怀。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力促达产达效,推介临渭农副产品与镇江妇联手拉手,“消费扶贫无旁观者,妇联主席网络带货”,妇联组织活力蓬勃向上,巾帼扛起责任和担当,爱心助力跑向发展的快车道。

聚焦精准服务妇女维权工作成效显著

“非常感谢妇联的积极协调,帮助我解决了纠纷,让我体会到‘娘家人’的温暖。”家住主城区的刘女士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要求离婚,多次争取未果,最终由临渭区妇联协调,通过法律程序帮她争取到合法权益。

五年来,临渭区各级妇联聚焦妇女儿童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妇女儿童发展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两个规划”落实取得新进展,涉及妇女儿童发展的指标基本得以实现,督促、指导、协调30多家成员单位坚持每年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体系更加健全,联合相关单位设立家事审判庭、家事驿站,建立区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街(镇)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心理驿站、困难妇女儿童救助中心等维权机构;普法宣传更加显著,围绕“三八维权周”“6·26”禁毒宣传、“11·25”反家暴宣传、“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进社区、下基层开展“建设法治临渭巾帼在行动”法治宣传,发放普法宣传及资料15万余份,在微信平台以漫画、事例等形式宣传民法典,引导广大妇女努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习惯。维权服务更加精准,巾帼维权志愿者24名,其中12名是专业律师,在每周二、周四下午由专业律师精准为侵权妇女答疑解惑,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重大案件及时干预、有效处置;推行“一呼百”巾帼维权微信工作法,让维权干部与妇女群众常常“面对面”、时时“键对键”,进而“心贴心”。五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300余件,办结率达100%,救助侵权妇女儿童10人7.5万元,困境妇女儿童救助21人6.8万元。

同心建功新时代,巾帼筑梦向未来。今后五年是临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区广大妇女投身发展一线建功立业、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好时期,临渭区妇联将团结带领全区妇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强劲的作风,在推动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巾帼力量、书写巾帼担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