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合影

张雄林

每当看见或者想起一张深含浓浓亲情的照片,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这张合影上有四个人,父母、弟弟和我。

1996年11月25日,注定是一个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弟弟身穿绿色军装,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更多的是严肃、庄重和留恋。他这一走,何时才能归来?为了留个纪念,我和父母陪着弟弟,在县城中心广场,专门请摄影师拍下了这张合影。那天天气晴朗,冬月微寒的气息笼罩着家乡的小县城。照相的时候,我们四个人的言语并没有平时那么多。摄影师在指挥着:“再向中间靠拢些,眼看前方。”“咔嚓,咔嚓”,拍照很快结束了。那一刻,不管是父母,还是我和弟弟,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其他人也许无法体会。就那样,高中刚毕业的弟弟从此便离开亲人,告别故乡,坐上列车,奔向了遥远的内蒙古赤峰市。

弟弟学业优秀,文化基础扎实,很快成为新兵里边的骨干,被任命为新兵连的副班长。在那青春似火的岁月里,弟弟眼里含着营盘,心里装着责任,奋勇担当。他重活脏活累活抢着干,他待战友如兄弟,视军令如泰山。初入部队熔炉的熏陶和成长,塑造了弟弟高尚的人格,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赤峰的军营生活,留下了他永远珍贵的记忆。弟弟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班长两次、优秀士兵三次、嘉奖两次,受到了所在连队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2002年2月,根据上级安排,弟弟被调往辽宁省鞍山市营部的重要岗位。东北的天寒地冻不言而喻,弟弟开始虽有不适,但他挺起胸膛,迎难而上。想家的时候,他就把浓浓的思念全装进信封中,或者把东北著名的土特产寄往遥远的家乡。弟弟的思维缜密,思想上进,迅速晋升为四级军士长。他严于律己,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军事院校的大学学历证书。他是领导眼中的先进分子,是战友心里的亲密伙伴。父母在书信中告诉他:“别想家,国家为大,当一个好兵为重。”在皑皑白雪的大东北,弟弟心里始终有一团燃烧的火焰,远处有爸妈,哪个男儿不念家?眼前军旗飘扬,军歌嘹亮。弟弟那让我终生难忘的拳拳心语,至今仍在我耳边回荡,他的声音那么深情,那么坚定:“有国才有家,军队就是我的家!”

改变的是历史的星空,不变的是军人的本色;改变的是时代的脚步,改不了的是军人的使命。对中国军人而言,变与不变都从容。16年的军旅生活,使得弟弟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敢作敢为,恪守尽责的人。2013年4月,他转业回到家乡,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他说:“胸前的那枚党徽,象征着付出,代表着奉献。”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于工作,他细致入微,勤勤恳恳;对待同事,他诚心相待,倾情相助,赢得大家的美誉。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日子里,他总是最先到达疫情点,最后一个离开。测温、验码每个环节,他都态度和蔼,负责到位。转业回来至今,弟弟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被评为优秀骨干工作者。在大家眼中,他永远闪现着中国军人最动人的身姿。

那张珍贵的合影照,是一种洋溢于眉梢的自豪,更是一种生于华夏难得的幸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