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热爱 可迎万难——记渭南市2022年师德标兵、临渭区华山路学校教师郭敏婵

渭南日报 记者 杨晓妍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生追求。她,在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二十余载,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心;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她,就是渭南市2022年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临渭区华山路学校教师郭敏婵。

只有热爱,可迎万难。从资历清浅的初为人师,成长蜕变为区级教学能手,郭敏婵用匠心守望初心,将全部的热爱奉献给三尺讲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在郭敏婵看来,每个学生的潜力无限。于是,课堂和班队会课成为她的主战场,她总能变着花样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习变得生动丰富起来。在教学中,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分层次教学,运用富有特色的“生态化多元评价”模式,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宝藏课堂”,带着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与此同时,她精心设计班会活动,让学生把握主动权,学会独立思辨,告别盲从,提升学习能力。活学乐学自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取得优异的成绩。

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老师,郭敏婵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打动他们,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如今,看着学生欢欢(化名)脸上洋溢的笑容,郭敏婵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因父母离异,对欢欢疏于照顾,时间久了,欢欢养成了偷拿东西的坏习惯。这让郭敏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随即,一有时间,郭敏婵便会找欢欢聊天谈心,了解掌握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放心不下的她,又委派和欢欢相熟的学生,一起学习玩耍。

经过努力,欢欢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认真起来,改掉了偷拿东西的坏行为。在学校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中,郭敏婵每学期家访20余次,课余时间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网络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教以来,她用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这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也带给我最大的幸福。”

二十余年来,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德育管理,郭敏婵都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到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有声有色,多次在师德师风和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荣誉是肯定,更是动力,她说,今后的工作将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德育管理工作,成长为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