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西岳峥嵘何壮哉 宜居宜业亦宜游 在山水之间看见华阴更美的“诗和远方”

渭南日报 记者 贾维 吕佳

金秋送爽,惠风和畅。

此时的华阴,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产业园区热潮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华阴市一河两岸景观

9月20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华阴市。巍巍华山下,一个生态宜居之城正在崛起;悠悠渭水河畔,魅力华阴正谱写绿色发展新传奇。

近年来,华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文旅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华阴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个新的山水华阴,正生机勃发。

数字赋新能 文旅活力燃

华山是华阴一张耀眼的名片,但除了“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外,华阴还是天下杨氏的发源地,东汉著名“四知先生”杨震、才思敏捷的三国名士杨修、“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等皆为华阴杨姓人士,这里有对道教影响深远的玉泉院,有“西北最佳关公祭祀地”关帝庙,有帝王行宫“陕西故宫”西岳庙,有气势磅礴的华阴老腔,更有大自然的赠礼华山御温泉……如何将华阴山水的“颜值”与人文的“气质”结合,让观众深入体验城市的文化魅力?

华岳生活垃圾中转站

文旅产业园区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华阴市委、市政府通过重新梳理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携手国内知名科创品牌——前行科创集团,在西岳华山北麓华阴市华山城打造了基于数字云脑为特色,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前行·58华阴文旅产业园。从“全域旅游”到“文旅融合”,诗和远方走到一起,深情牵手,互为风景。

据悉,前行·58华阴文旅产业园是我市招商引资中合作开发理念先进、影响意义深远的战略投资项目,也是加速华阴文旅产业多元化提档升级的重点项目,对我市提升城市品牌、提质文旅产业、提速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园拥有一体化数字科创服务中心,提供投融资、人才招聘、人才培训、园区内企业孵化、企业招商等一系列文旅产业运维服务,是为我市量身打造的文旅文创产业齐全的数字化集成科创服务平台。园区依托华阴华山丰富的文化及旅游资源,借助现代化的数字科创平台为华阴市引入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模式资源、产业招商资源等,并发掘华阴的非遗文化、武侠文化、山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包装及产业孵化。

今年5月8日开园至今,通过不断探索,现今已成功入驻十余家文化科技企业,乘着政策的春风逐步在华阴形成以华阴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文旅文创产业集群。

渭南是文化大市,秦东大地的文化底蕴深厚而悠久,山水华阴的文化地位不言而喻。前行·58华阴文旅产业园不仅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自身不断转型升级的体现。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华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华阴也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文旅立市、产业强市、生态美市”发展战略,紧扣“一二三九”工作路径,加快“创新引领、开放开发”步伐,借助前行科创在产业引入、产业孵化、产业服务上的丰富优势,通过“政府+产业+平台”的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企业孵化、人才培育,为华阴全力打造新型文旅产业,不断深挖消费潜力,促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陕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工人对产品进行搬运

固废再利用 产业绿意浓

“以前,尾矿、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不仅占用耕地、污染环境,而且排渣企业为处理和储运这些废渣付出了很高的经济代价,现在这些工业废渣作为生产新型节能建材的原料被我们源源不断地回收利用,成了‘香饽饽’。”在位于华阴市的陕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金良指着库房内成堆的工业废渣介绍,这些粉煤灰、脱硫石膏经过他们厂区里国内一流的自动化装备生产线后就成了AAC砌块,按照一期年产30万m3AAC砌块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可消纳工业固废15万吨以上。

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坚持以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环保节能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工业固废建材化利用方向,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施工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建材企业。企业主要产品为装配式ALC墙板、AAC砌块。厂区总占地面积140亩,总建筑面积20700m2,总投资为100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分两期:一期建设年产30万m3AAC砌块生产线,二期建设年产30万m3装配式ALC墙板生产线。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进入调试生产阶段。

陕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工人调整掰板机参数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AAC砌块产品订单。他们用先进生产工艺及技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节能建材,不仅将工业废渣就地消纳利用,减少了二次污染带来的环保压力,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附加值。“你看,这是我们已经打包封装好的AAC砌块,经专业机构认证,它们具有绿色环保、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渗防水、防火阻燃、隔音吸音、无放射性物质、抗震性好等特点,可以极大降低工程总造价。”讲起他们的工艺水平,郭金良滔滔不绝。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针对煤矿石、洗矸和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建筑废物等固体废弃物,华阴市通过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固废物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壮大固废物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如今在华阴市,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华丽变身,成为保温板、环保砖、建筑材料、混凝土和水泥生产原料等多种新生形态,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而在这里,除了陕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建设的陕西华清石膏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沃尔雷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新建材(华阴)有限公司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华阴市以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为导向,壮大新型建材集群,延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蹚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全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清洁下真功 美景入画来

每天凌晨5点,华阴市罗敷镇五里村的保洁员就骑着垃圾收集三轮车,开始走街串巷收集各家各户门前的垃圾。3个小时后,他将收集的垃圾送至村头的垃圾转运站。上午8点,一辆密闭式垃圾转运车将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并运往五里垃圾压缩站进行统一压缩后运往县垃圾填埋场,做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以前村头垃圾堆遍地,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每家每户门前配了垃圾箱,保洁员每天集中收集清理,县里的垃圾转运车也及时把垃圾运走,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提起现在的生活环境,五里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而五里村的变化只是华阴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2018年,华阴市投资3600万元,为4镇2办新建7座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备4辆密封式转运车、24辆垃圾勾臂车、950余个垃圾勾臂箱,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完善垃圾收集处置系统,新建了1座渗滤液处理厂,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雨污分流系统、“电子鹰眼”信息化平台、数字化指挥中心等,对垃圾填埋场道路进行硬化,完成填埋区边坡续建、截洪沟清理修复等,填埋区安全系数和雨污分流效果明显提升。同时,为环卫车辆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环卫一体化软硬件建设逐年提升完善。

近年来,华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城乡环卫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环卫模式,建成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管理精细化、收运全覆盖”的战略目标,彻底解决了“垃圾围村”和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种“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环卫一体化“华阴模式”,全面覆盖了华阴市114个行政村、16个社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80余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从根本上破解了多年来农村生活垃圾“难处理、处理难”的瓶颈,达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由点及面,华阴市早已开启“美颜模式”,俨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征程万里风更劲,潮起扬帆正当时。2022年华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了新要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软硬兼施、做优做精,力促城景交融与内涵品质双提升。”

锚定目标,为群众幸福“加码”。今后五年,华阴市将胸怀“国之大者”,守牢生态环保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统一服务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华山上,云海翻腾美景如画;城市里,灯火璀璨车水马龙;厂区里,生产订单应接不暇……一个个工业项目、民生工程、致富产业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华阴,处处涌动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