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大荔”建设与时代发展同行——大荔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通讯员 李娜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美景醉人。一声声新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全面小康美好愿景逐步实现,“健康大荔”建设硕果累累,加速建设健康县城、助力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在同州大地渐次铺开……

凝心聚力战疫情 共克时艰勇担当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大荔县卫生健康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直面困难,密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不移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3000余名卫健工作者向险而行,从预检分诊的排查到发热门诊的坚守,从隔离病房的守护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从精准快速的流调溯源到新冠疫苗接种攻坚行动……成功应对国内多轮疫情。累计排查外来人员系统推送信息18482人,全县41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累计202.72万份,接种新冠疫苗137.55万剂次。

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配制扶正避瘟香囊和益气养生茶,充分运用到疫情防控前沿阵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疫”一线,大荔“大白”忙碌的身影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卫健担当”得到全面展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锲而不舍抓改革 为了群众得实惠

最近,因脑梗后遗症,需要每天去县城做康复治疗的朝邑镇堤浒村村民李大叔十分开心:“不用每天奔波,在镇卫生院就能做康复理疗,真的方便了很多。”便捷的背后,离不开持续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自2019年大荔县被列为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按照医疗资源“大盘活”、群众健康“大共享”思路,大荔县卫健局不断创新“4+3+N”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医院得发展、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加强卒中、创伤、胸痛、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广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对上,县级医院与省级知名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建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0%以上。县医院三级医院创建通过市级评估,入选全国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获中国基层版胸痛中心认证资质,挂牌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成员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被省卫健委纳入首批三级医院创建单位,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创建的妇幼保健机构,推荐申报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县中医医院挂牌老年病医院、国家名中医米烈汉工作室。对下,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新建康复医学科、骨伤科、心血管内科、妇科等科室34个,打造县域医疗副中心4个,培养全科医生31名,11家卫生院在中医康复、儿童保健业务方面实现从无到有,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全县共有卫生健康机构378个、专业技术人员5236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公共卫生机构5个,镇卫生院26个,卫生服务中心4个,民营医疗机构18个,规范化村卫生室272个,个体诊所49个。通过精准定位,全县卫生健康单位的长板效应得到充分彰显,基本实现“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

精准发力惠民生 全力织牢健康网

“我打电话想告诉您,您今天血压有点儿偏高,具体来说是舒张压偏高。我查看了您的健康档案,您可以服用替米沙坦。建议您在饮食上改善一下,少吃大鱼大肉以及油腻的东西。如果感觉还是不舒服的话,请您随时来医院就诊。”几天前,在韦林中心卫生院医防融合智慧门诊,医务人员正在为长城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居民进行电话随访。

织密重点群体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两张网”,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围绕“一老一少”两个群体,大荔县卫健局探索医养结合六种模式,成功创建23家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个示范型老年友好型社区,县级医院均设置老年康复科,全县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面覆盖。成立县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协会,扎实开展母婴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眼近视防治、优生优育指导、妇科精准诊疗等特色健康服务。依托“暖心家园”项目,打造综合型服务阵地,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精神慰藉、走访慰问、志愿服务、节日陪伴等服务,着力打造大荔卫生健康服务品牌。

大荔县紧紧围绕“453”工作法,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在有效防范制度风险的前提下,将“先诊疗后付费”对象调整为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将全县555户、1939名易地搬迁群众均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部落实“一站式”结算、就医绿色通道等惠民举措。5家定点医院累计救治30种大病患者311名,真正解决脱贫人口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卫生健康支撑。

7月27日,全县首家基层医防融合智慧门诊揭牌启用,标志着大荔县在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今年以来,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7.9万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老年人管理服务率达到70.89%。全县31家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10种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深入推进,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尘肺病防治行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重点职业病监测与风险评估开展率均达100%。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机关、健康学校等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25516户达到健康家庭建设标准,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医院建设率达55%以上。

下好硬件设施升级、人才队伍提质“两步棋”,夯实发展基础。大荔县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齐头并进、双向发力。县医院投资8621万元的传染病区完成主体封顶,内科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续,争取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县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已完工,正在办理竣工手续,预计年底投入启用;二期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首批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亿元,即将开工建设;慢性病康复理疗中心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年底进入试运营。计划投资5.6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正在规划实施。城区建成5处PCR实验室,设置408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其中,临时采样点64个,覆盖全县50万人口,日监测能力达到2.85万管。全县26家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建成市级基层医疗机构示范中医馆3家。3家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家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9家卫生院已通过市级评审。全面实施村卫生室公址化建设三年行动,目前,30个村卫生室完成中医阁建设。全县每千人床位数达到6.6张,每千人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8.8人,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机构面貌,有效提升县镇村医疗机构承载能力和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县卫健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目前,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及乡镇卫生院公开引进招聘紧缺专业人才40人,进一步充实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借助医联体、对口帮扶等,选派52人赴外地进修学习,举办“荔小医课堂”“健康会客厅”“中医大讲堂”20余期,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感控知识、核酸检测等培训共计60余场次,培训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举办王天喜医学奖颁奖仪式、师承教育拜师等活动,有效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凝聚强大正能量。

党建引领促发展 锻造卫健生力军

县卫健局党委坚持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通过落实“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覆盖、把党建工作写入医院章程全覆盖、执行“两个议事规则”全覆盖、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全覆盖),时刻把党建与卫健工作同步谋划,在中心工作中展现党建特色,把党建工作融入卫健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依托主题党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活动,扎实开展专题研讨、党课讲授等活动。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聚焦建设“健康大荔、大美大荔”战略目标,在全系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先后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9次,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8次,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交流研讨60余场次、“书记讲党课·聚力促发展”专题党课30余场次、“红色基地忆党史砥砺前行强党性”主题党日现场教学30余场次,倾力打造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卫健党建品牌。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更需新担当。在大荔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荔县卫生健康系统将迈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的坚定步伐勇毅前行,团结一心、勇于担当,用真干、苦干、实干打造“健康大荔”升级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集中学习+实地参观”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大荔县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封顶仪式

“服务百姓健康”义诊活动

大荔县首家“医防融合”智慧门诊揭牌

核酸采样

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