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铸检魂 踔厉奋发谱新篇——华阴市人民检察院五年工作纪实

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回首过去的五年,是华阴市人民检察院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华阴市人民检察院不忘初心、勇挑重担、创新发展的五年。

这五年,华阴市人民检察院明确服务大局坐标定位,努力助推经济振兴发展;顺应群众平安需求,积极建设更高层次平安华阴;完善诉讼监督体系不止步,全力维护司法公平正义;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不犹豫,有序衔接顶层制度设计与具体改革实践;打造过硬检察队伍不懈怠,华阴检察人奉献无悔,砥砺担当、忠诚履职,让“检察力度”“检察温度”“检察强度”不断推动全市各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中心工作 围绕大局彰显检察担当

五年来,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华阴市检察院将执法办案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竭力为全市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主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提前介入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非法采矿、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立案审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及时整改。

为扶贫包联的罗敷镇上营村争取专项资金230余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经济产业发展。2020年,上营村12户28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服务保障市域经济健康发展。严厉打击经济建设中强揽工程、暴力阻工等犯罪,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法治和营商环境。成立非公企业维权办公室,建立非公企业维权工作联系点,办理企业诉求案件,提供法律咨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企代表走进检察机关,搭建了检企沟通的桥梁,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法履职战疫,服务“六稳”“六保”。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包联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组织干警下沉社区参与一线联防联控,助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监管场所开展安全防范大检查,向监管部门及时提出检察建议,确保监管场所安全零事故。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依法决定和批准逮捕各类犯罪案件68件136人,提起公诉168件197人。

聚焦社会稳定 全力推进法治华阴建设

五年来,华阴市检察院聚焦社会稳定,积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刑事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推动“行业清源”,向有关部门发出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努力实现长效常治,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稳。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检察长、副检察长、业务骨干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升社会矛盾化解水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细化“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司法便民措施。依托“检察开放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服务形式,推进矛盾化解与经济救助、心理疏导、协调帮扶、善后延续“1+4”多元化救助机制的落地落实。

聚焦司法办案 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五年来,华阴市检察院不断拓展检察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检察监督的辐射带动,大力推进诉讼监督,坚决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实现优中有升,深化运用“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减少不必要的“件”数,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切实提升了办案质效。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导责任,坚持应用尽用、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为91.06%,量刑建议精准化率保持80%以上,精准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95%。强化侦查活动监督和审判活动监督,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驻检察室为抓手,一体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民事行政检察稳固做强,坚持“四大检察”均衡发展,拓展监督领域,补齐工作短板,构建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新格局。扎实开展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一年攻坚”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专项监督活动。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法护少年‘典’亮生活”《民法典》等专题辅导讲座,让师生受益匪浅。

公益诉讼检察持续向好。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华阴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华阴市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党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领导。以深入开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脚底下”“头顶上”“邮包里”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立案审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清除违法堆放固体废弃物,监督追回国有财产,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深化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4+5”法定领域专项监督为重点,积极拓展公益诉讼“等外”新领域。相继与市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建立“河长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与市监委、法院、公安局联合建立公益诉讼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公益诉讼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刑事执行检察稳中有进。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开展监管场所安全防范大检查,发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确保监管场所安全零事故。认真履行财产刑检察监督职能,切实保证国家法律在财产刑执行中正确实施,工作新经验在全市检察机关转发推广。

“反腐”“惩腐”永不止步,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预防调查,形成预防调查报告。

监察体制改革后,积极应对职能职责新变化,组建职务犯罪办案团队,与市监委会商构建过渡时期案件移送机制,规范提前介入和审查起诉等对接程序。

聚焦自身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落地

五年来,华阴市检察院聚焦自身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司法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检察改革,并取得重大进展。

思想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植红色根脉,永续为民初心。深入开展“寻访革命旧址、保护革命文物、传承革命精神”专项行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司法体制改革获得新进展。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不断完善,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逐步健全。严格按照省、市检察院要求完成内设机构改革,机构精简52%。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建立以业绩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检察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具备导向性、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深化大数据建设应用,高标准建成智能化检察听证室。检察统计工作连续两年实现“零差错”。

队伍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抓紧抓实学习教育、查纠整改和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工作任务,统筹“当下治”与“长远立”,“查改治建”一体推进,下茬整治顽瘴痼疾,大力弘扬英模精神。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定完善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夯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完善涵盖部门职责、业务工作、党群队建等9类90余项制度为内容的制度汇编,检察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结出新硕果。强化党建引领精神文明,以“山、水、廉、道、情”华阴特色检察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大幅提振检察干警追赶超越精气神。

一串串荣誉熠熠生辉。华阴市检察院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市级改革创新先进集体、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单位,渭南市检察机关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集体三等功,华阴市扫黑除恶暨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等多项表彰。18名干警分别荣获“个人三等功”“五一劳动奖章”等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聚焦司法公信 着力打造阳光检务品牌

五年来,华阴市检察院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进一步增强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的自觉性。

坚持重大决策事项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定期向人大专题报告工作,认真接受评议。开展“同舟共济检护明天”等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院视察,主动接受监督。

从行政执法机关选聘15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办理相关专业领域案件,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合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检务公开,召开案件公开听证会,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法律文书,利用检察新媒体平台推送宣传,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华阴检察”官方微博、头条号连续两年荣获陕西省政法新媒体“优秀新媒体账号”及“十佳新媒体账号”。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阴市检察院已经蓄势待发,砥砺初心、忠诚履职,为华阴市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