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马巨魁 张瑜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华阴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三化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按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严纪律、重规矩、比实绩、显担当,以“叫得响”的问题查改、“看得见”的作风转变、“感受到”的活动成效,加快推进“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的建设步伐。
坚持问题导向,以“全面透视扫描”开展作风问题大体检
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实抓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对标对表,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渭南市委工作要求在华阴落实落地。
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开展“5+X”模式,深入查摆作风问题,确保“全面透视扫描”有力度,将“自己找、相互提、组织查、领导点、群众评”列为问题查摆“规定”动作,创新融入“延伸看、集体议、定期评”等“自选”动作,创新开展作风建设“三督三查”活动,进行全市作风问题大体检,对全市干部设立“红黄蓝”三色台账,红色即立行立改,黄色即按序时进度推进,蓝色即长期整改,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
强化目标导向,围绕“五个聚焦”,着重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问题查摆,全面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检视自身在思想观念上是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存在不敢担当作为,不敢啃“硬骨头”等现象,强化思想解放,推动思维模式全面转变。目前县处级干部共查摆问题135个、科级干部查摆问题1425个。领导干部带头抓整改问题,认真分析、科学研判,合理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对持续推进的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坚持“三化理念”,以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为“靶心”精准发力
坚持“系统化思维、模块化推进、精细化管理”理念,聚焦重点领域“靶心”,结合实际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重点工作。
紧盯机关效能,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灵活运用“一考三评五印证”考评机制,对“百日督帮”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疫情防控督查、镇(街道)值班值守督查等问题约谈主要领导11人,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扎实做好预警干部库管理工作。
紧盯基层减负,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措施》,对发文、开会、督查、工作过度留痕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能合并套开的不分别开会,实行年度督查计划管理,发文同比减少27%。
紧盯营商环境,制定印发《华阴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机制》《华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十不准”规定》;畅通举报渠道,定期通报曝光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目前,排查化解涉企业矛盾纠纷32起,《六项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治理深入开展》被省营商专班宣传报道。
紧盯民生领域,印发《2022年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安排意见》,聚焦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在督导检查中,已整改发现问题76个;受理办结群众信访举报95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媒体宣传专项治理工作218次,完善建立修改制度14项。
紧盯执法领域,印发《关于司法行政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施办法(试行)》,创新“五个一”行政执法监督措施,公布14个部门227项容错事项和免罚事项。对全市28个行政执法单位15方面48项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大力开展现场执法大练兵、执法案卷评查等活动,持续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系统观念,以过硬作风抓紧抓实“三件大事”
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强化主动精神,敢于动真碰硬,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新突破和事业新进步,为华阴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活力。
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关口,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防疫管理,将党员充实到村(社区)、交通卡口值班值守,结合“育苗墩苗培养计划”,从各单位抽调55名干部充实到“两站一口”“隔离酒店”,加强防疫力量,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发扬实干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稳增长工作,立足市情实际,制定出台《华阴市争先创优工作考核办法》《华阴市争项引资工作考核评比办法》,落实纾困解难各项政策,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等政务服务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稳定居民就业,推动重点项目提速增效。
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用心用情化解信访积案,提前解决矛盾纠纷;加强对各类运输企业、旅游场所、道路桥梁等设施的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进基层活动7次;制作《谈体会、强措施、保安全》安全生产行刑衔接警示访谈系列节目,切实做到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安全发展,推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实见效。
坚持守正创新,以强化“一线锻炼”考核激励促担当
鼓励激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急难险重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付出心血,营造拼搏奋进的新风气。
注重一线锻炼,增强本领能力,印发《关于持续在疫情防控一线培养识别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通知》,灵活运用“四方共考”,先后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提拔重用干部41人,晋升职级等级242人。
选树先进典型,强化激励时效,成立专项督导组跟踪问效,掌握“一线”锻炼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根据综合研判结果,对9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给予及时嘉奖;拍摄“作风建设书记谈”系列节目14期,各级党组织书记从谈心得、谈体会中强本领、增能力;大力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关心关爱干部,激发担当作为,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对评优评先、鼓励激励、选拔重用、关心关爱等条款进行了细化完善;制定出台《华阴市干部关心关爱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期对干部实施关爱帮扶,累计发放关心关爱帮扶资金9万元。
强化考核运用,以考促改促干,坚持把工作实绩作为作风建设考核的标尺,制定印发《华阴市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办法》,将作风负面问题列入负面清单,明晰六大类26种扣分情形。完善作风建设评价机制,将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意见,作为作风建设社会评价的主要权重因素。抓实作风考核评价,突出考用结合,把作风建设融入干部选拔使用、评先评优、能上能下全过程各方面。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华阴市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一体推进,强化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用实效检验的工作导向,把“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在岗位上、工作中,锚定各项工作任务指标,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谱写华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