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日前,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栏目,积极宣传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深化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敬请关注。
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月20日下午3时,在临渭区站南街道办高田社区,“小喇叭”宣讲团成员田锐,身穿宣讲马甲,手持宣讲“小喇叭”,走街串巷,向社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现在播放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原文音频,每天早上和下午各一个小时,我们都会在社区进行宣讲,基本上一轮下来就是40分钟,5000多步。”田锐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他们社区党员干部先自己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然后下载了很多关于党的二十大的音频,通过“小喇叭”向社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连日来,临渭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理论政策宣传、党员志愿服务等队伍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在双王街道槐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王小平用幽默风趣的三句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王小平说,他们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当前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通过三句半这种群众喜欢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每一名居民心中。
“我们社区挑选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党员和文艺骨干,组建了‘小喇叭’宣讲队,大家身穿红色马甲,手拿小喇叭走街串巷,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喇叭‘微宣讲’,以自编自演的小品、歌舞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槐衙社区副主任雷彩荣说。
近年来,临渭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积极谋划、大胆探索、统一部署、合力行动,创新创办“临渭小喇叭 传递好声音”惠民政策进万家大宣传大宣讲活动,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升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8万余册,宣讲时间长达50万小时,做到了群众在哪里,“小喇叭”就延伸到哪里。2022年11月,临渭区“小喇叭”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