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岁华十载 踔厉奋发邮路新程——渭南市邮政管理局建局十年力促全市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邮政快递业乘着国家邮政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渭南市邮政管理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为宗旨,植根渭南沃土,引领邮政快递业为渭南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贡献行业力量。

忆往昔·岁月峥嵘

“十年前,几张办公桌、一幅渭南市域地图、五六个干部就撑起了一个局,挑起了一个市邮政快递监管的重任,现在真的难以想象。”现任渭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晁春娟感慨地说道。作为一个从2012年建局的亲历者到如今负责全局事务的负责人,这十年的变化的确非一语可道尽。

“之前好多人都不知道邮政管理局是干什么的,大多以为是渭南市主城区三贤路的邮政局。”一名2015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录进市邮政管理局的青年干部笑着说,“现在好多人知道邮政管理局的职能了,来咨询办理快递经营许可证的、提交申诉诉求的群众越来越多。”

组织企业开展现场安检机操作识别培训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企改革持续深入,全国逐步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邮政监管体系。2012年11月23日,渭南市邮政管理局正式挂牌运行,拉开了渭南市邮政快递业改革发展的序幕。从此开始,渭南市邮政监管部门“从无到有”,催动着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开始了“从弱到强”的蜕变。

举旗定向 扬帆奋楫凝共识 笃行不怠启新程

十年间,市邮政管理局党组始终牢记邮政管理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职责定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邮政管理工作全过程,全力推进邮政快递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在历年主题学习教育中,局党组不断拓展理论学习内容和方式,利用“学习强国”“渭南互联网+党建”“国家邮政局系统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网上资源,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局机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等基本制度,融合“线下”实体会议室和“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智慧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在重大改革、重点任务和重要节点,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共建,配合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升级、金银花烘烤房和冷库项目申报等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八个一批政策的实施。2020年负责包联的蒲城县孙镇刘傅村14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后,工作重点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们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借助快递+电商模式,为全市农产品外销提供行业扶持,大荔冬枣顺利入选全省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银牌项目,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富平柿饼入选铜牌项目。

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最前沿,市邮政管理局干部职工连年参与志愿服务、“9·9公益日”慈善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在疫情期间下沉社区坚守一线,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戴上红袖章深入包联社区,在为行业困难快递员爱心捐款上义不容辞,处处彰显着一支党员队伍的赤诚热血与坚定信念。

这十年,鲜红的党旗始终指引着市邮政管理局前行的方向。2016年,全省首家地市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韩城邮政管理局成立;2017年,韩城局成立行业团委;2019年成立渭南市寄递行业协会;2021年成立全市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韩城局成立邮政业中心党支部;2022年成立渭南市寄递行业工会联合会。目前,市邮政管理局在编公务员党员身份达100%,全市邮政快递行业涌现出了全国劳模、省级劳模、道德模范、巾帼文明岗、先进党组织、市级青年文明号、“五四好青年”、市级优秀党员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市邮政管理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精神文明单位;2015年度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党支部”;2016年,“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受市直机关工委表彰;2021年度在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被确定为“好”格次且位列前3名。

服务大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十年,“乡乡设所、村村通邮”这八个字勾勒出一幅邮政普遍服务的实景图。在这图景背后是无数次的调研、磋磨、迂回、协调、试点,考验的是巨大的耐力和韧性。

2013年,国家邮政局开展空白乡镇邮政网点建设工作。市邮政管理局依据市情实情,与开展快递企业调研摸底工作统筹部署,只有六七人的干部队伍在3个月内迅速跑遍全市196个乡镇,用最快速度掌握了全市行业网点分布概况的第一手资料。

渭南是农业大市,空白乡镇补建局所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所在位置地形复杂且偏僻,推进难度极大。2013年至2014年间,他们与渭南市发改委多次联合召开空白乡镇网点建设推进会,并几十次到乡镇实地督导补建工作。2014年7月,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作组来渭南调研指导空白乡镇邮政网点补建工作并充分肯定渭南市此项工作。

2012年入局的一名干部回首最难的一次空白乡镇网点补建调研,称之为“四上白庙乡”。富平县白庙乡邮政局所补建位置在山顶,平均海拔1050米,山峰起伏、沟壑相连,道路难行。为实地核查白庙乡邮政局所补建情况,三上白庙乡都失败了:一上被修路所阻,二上被村内施工所阻,三上被雨后泥泞斜坡所阻。第四次,历经3个小时的寻村问民、蜿蜒迂回,步行登上了山顶,走到了白庙乡补建邮政局所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拍照、定位、收集资料。到2015年9月,全市57个邮政普遍服务空白乡镇补建全部完成并营业。目前全市总计193个普服网点,平均每个区县服务人口4.48万人、平均服务半径4.1平方公里;投递服务上,总计142个邮政投递处理场所,平均服务人口3.3万、平均服务半径89.7公里,共有段道723条,其中城市段道252条、农村段道471条。

“乡乡设所、村村通邮”的愿景已在东秦大地变为现实。

如果说,邮政普遍服务满足的是群众基本的惠普的用邮需求,那么快递服务则指向了更高更快更好的用邮体验。

这十年,快递服务在向下延伸,扎根农村、服务农民。2014年,“快递下乡”工程启动,市邮政管理局积极响应,打造了大荔县韵达“快递下乡”示范点,涌现出富平“柿饼换宝马”等创业致富典型。2014年12月,我市快递下乡工作成为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经验材料之一。2020年,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一部署,“快递进村”工程又在我市全面铺开。快递进村,难在业务量小、派费低。工作在企业的质疑、观望、抗拒中起步。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肖新感慨说道:“当时我们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好在通过大量的工作唤醒了快递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快递进村’已成‘燎原之势’。”第一批唤醒的就是澄城县的6家快递企业,一份澄城县6家快递企业负责人向市邮政管理局联合上报的《澄城县快递进村工作进展报告》就是这希望的火种,“澄城进村”打造了全市“快递进村”可推广的范本。范本有了,工作推进如火如荼。市邮政管理局出台《渭南市邮政快递业“两进一出”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制定“打通思想、整合资源、合作进村、邮政兜底”的工作思路;召开座谈会、现场会和调度会50多次,足迹遍布全市乡乡镇镇,深入阐述“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企业有机遇”的工作定位,及时疏通各县区企业在合作方式、派费结算等方面的“堵点”,尽量平衡多方利益诉求,统一企业思想,架起沟通桥梁;坚持因地制宜,一县一策、一镇一策、一点一策,分县区制定《“快递进村”挂图作战示意图》、建立快递进村工作群,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真正做到每周有进展、月月有变化。在工作推进中“刚柔并济”,对快递进村落实不力的企业,采取了重点督导、集体约谈、行政处罚等相应处置措施。2021年累计实地核查10个县区、27个乡镇、64家企业、100多个网点。如今渭南市“快递进村”已基本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100%全覆盖。

2021年6月25日,渭南市“快递小哥”法律援助站揭牌成立,免费为全市快递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债务和侵权纠纷等法律援助。

“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空白乡镇邮政网点补建、快递下乡进村是邮政快递业服务社会经济大局的两个缩影。如今,网路已织就,服务正当时。

再回首·步履坚实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当今,随着电商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一线快递员队伍的迅速壮大,邮政快递已成为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如何做好最基层的邮政快递市场监管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大课题”。

提质增效“小米加步枪”到“海陆空体系”

十年来,渭南市邮政管理局立足于服务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依法行政。他们多次组织政策法规培训学习,提升队伍行政执法水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工作效率;注意结合地方实情,边发展边规范,鼓励多种发展模式,制定适合不同模式的管理制度。

“行业监管是大事,面多事杂头绪多,必须多管齐下,借用科技化手段创新性开展工作,合理分配行政资源。”现任市场监管科负责人刘丰华深有体会。他入局以来就在市场监管科工作,逐步成长为现在的科室负责人,一路见证了渭南市快递业的发展历程。

十年前,渭南市快递业市场现状可以用9个字概括:小而散、门槛低、隐患多。作为民营小微企业,大多数在盈亏平衡点之间徘徊,且城乡发展不平衡、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意识与安全意识不同步,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门店转让、员工转行现象频频发生。与之对应的,邮政快递业发展迅猛,服务人群体系庞杂,打击寄递渠道涉枪涉爆、危险化学品、毒品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对寄递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其中,至少占据全市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的乡镇末端网点,成为最难监管的痛点。

最初几年,市局从安全监管最基础的要求“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实名收寄、开箱验视、过机安检”抓起。三项制度看似容易,做起来不简单。提高企业主体责任,上紧企业安全弦,以超高压督导转化为企业行动自觉是当时市局不遗余力紧抓的安全监管抓手。2016年4月实现了市级独立法人快递企业安检设备100%全覆盖;2017年全市邮政快递企业共配置各类型号X光安检机50台,实现了渭南市全县域安检机设备配置全覆盖;2019年,市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全市邮政快递业“百企千点”安全生产大培训,被作为全省安全监管的典范案例在系统推广。“百企千点”培训按照“县域全覆盖、品牌全覆盖、人员全覆盖”的原则,围绕“查—培—改”三字开展,共计组织培训会11场,培训企业194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检查寄递网点1069个。在力推“三项制度落实”问题上,市局印制了“实名收寄、开箱验视五步工作法”宣传画,总结提炼出“法人安全管理工作四字诀”等切合实际的安全监管措施。绿盾系统是2019年国家邮政局开始推广的安全监管平台系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监管水平,近年来市局以“绿盾工程”为基础,逐步建设“平安渭邮”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全市寄递企业的安检机和营业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目前安检机联网系统联网的每个企业有1台安检机接入系统,每日可以看到开机状况、开机时长、过包数量;视频巡查系统接入摄像头数量合计522个,通过每日查看视频,开展网络巡查,提升监管效能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名收寄”这一环节上,也有了实用武器,“安易递”系统的上线彻底结束了纸质实名登记本最原始的操作手段,每日数据核查,每日数据通报,用数据说话,安全有了底气,行业有了保障。

如今,市局聚焦行业监管“12345”(“1”即“绿盾系统”,“2”即“两个专项整治——传输带堵缝和人车分流”,“3”即是三项制度,“4”即“四不问题专项治理——设备设施不达标、现场管理不到位、员工着装不规范、作业操作不合规”,“5”即从交通、消防、建筑、用电、信息安全五个领域全方位打造安全屏障),从物防、人防、技防三个维度打造立体化监管服务体系。横向联合交通、公安、烟草、消防等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合力,与公安局成立了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警邮联动”工作协调小组,与市烟草专卖局在全省率先联合成立11个县级联合执法工作站。从各县区挑选的11名特邀社会监督员成为延伸到群众中的监管触角,带来最真实的一线“情报”。工作脉络越来越明晰,有力抓手也越来越实用。

十年来,核查督导、备案审批、培训指导、一线调研、约谈执法……“从严从细从实”一直在路上;十年来,不断健全机制,统筹做好“扫黄打非”、涉枪涉爆专项整治、反恐禁毒、打击侵权假冒、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十年来,持续推动快递末端服务站规范化管理,建立标准门店,加强快递三轮车管理,统一车辆标准、标识等,统一业务员着装、工号牌佩戴等;十年来,标本兼治,筑牢了行业安全稳定底线,全市邮政快递业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深耕细作 十年磨一剑 耕耘结硕果

如今俯视渭南大地,在田间地头,快递车、邮车奔忙在丰收季,承东启西、贸易通达,传递着民生、民情;关中环线上,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陕西省第一家快递产业园区——九州丰达物流快递产业园区内,人车分流、井然有序;整齐印刷着“诚信快递你我同行”“邮政行业4S核心价值理念”宣传画的快递三轮车穿梭在车水马龙间;在社区的菜鸟驿站里来寄取快递的居民络绎不绝……点点线线,连结成密集的网络,描绘着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

十年来,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发改委等7部门出台《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实施意见》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还有《渭南市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渭南市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意见》《渭南市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若干措施》《县域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清单》《渭南市快递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渭南市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工作实施方案》《渭南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的发布,有力地促进了邮政快递业科学健康发展。

今天的全市邮政快递业,行业监管有了明确的法律支持,行业前行有了科学的法治方向,企业发展有了精准的政策扶持,百姓用邮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十年间,行业数据日新月异

全市邮政快递法人企业由2012年的21家增加至62家,快递服务备案末端网点从124个增添至1558个,邮政服务网点从135处增加至193处。十年间,全市快递业务量从286.11万件增长至5080.58万件,增长超17倍;投递量从639.16万件增长至超过2亿件,增长超31倍,年服务人均包裹超过40个,全市邮政快递业在服务人民生产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跑出了渭南加速度。十年间,督导市邮政公司全面布局,民营企业齐头并进,孕育了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企业6家,形成了国企担当、多元共存的新发展局面。

十年来,服务行业建设步履不歇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建设始终一脉相承。非公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暖蜂行动”“快递从业青年服务月”“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活动持续开展,快递小哥爱心驿站、快递小哥法律援助站纷纷设立。树榜样,立典型,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快递从业人员以工代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职称评审工作,指导寄递行业协会成立邮政快递行业员工培训中心,累计已完成1500多人的技能提升工作,104人顺利获得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职称。健全申诉平台处理机制,落实申诉与监管联动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1年被“12345”平台评为年度先进单位,2022年申诉处理工作多次收到市政府12345服务中心通报表彰。

十年来,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渭南市邮政管理局从2012年成立只有5人的小团队到如今已有梯次合理搭配的十几人的精锐队伍。芳华正当时,这支干部队伍80后、90后居多,队伍年轻化优势与短板并存,年轻干部眼界开阔、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强、整体素质高,但书本知识往往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又欠缺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如何带好这支年轻的队伍,始终是局党组谋篇布局中的头等大事。建局伊始,局党组就一直号召干部职工时刻践行“团结、清廉、高效、务实”的邮政管理人精神。“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学习都是一生永恒的主题。”晁春娟多次寄语全局干部。“崇尚学习”奠定了干部成长的坚实基础,配置图书室、阅览室,举办干部职工大讲堂,有计划地推进年轻干部交流、多岗位历练,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让“思—学—践”立体式培养筑牢为民服务的根基。

渭南九州丰达物流快递产业园区

岁月淬火,方见璀璨。渭南市邮政管理局在诸多机遇与挑战中攻坚克难、连创佳绩。2015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邮政业合作座谈会在渭南召开,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来渭召开渭南市邮政行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多次筹备全省系统大会议;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一次全方面的考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一线慰问,细疏严管、保通保畅、主动作为;2021年渭南大荔县洪灾发生后,引导行业救灾救助,发挥行业能量……就是靠着这股韧劲和干劲,市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建设优秀单位、市反恐怖工作先进单位、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省打击涉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市级优秀单位等,行业工作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看今朝·百舸争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普惠、规范、便捷、高效的邮政快递体系正在东秦大地快速搭建。

2021年7月,渭南市邮政企业一名一线员工代表全市邮政快递业参加全省邮政快递业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他在比赛中深情宣言:“人民有呼唤,服务不间断。”在2022年5月市邮政管理局开展的“书香伴我行·青春展风采”五四青年节读书分享活动中,一名工作多年的干部分享体会说:“我们要用一幅幅行业图画汇成愿景,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邮政;我们要将那盏点亮的快递之灯,用燃烧的生命、奋斗不息的青春,照亮红色的中国。”在市12345接线大厅,晁春娟在接听市民热线时说:“邮政管理局作为全市邮政快递行业的监管部门,将全力解决好群众用邮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做到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愿,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新的征程上,渭南市邮政管理局将以十年累积的坚实基础、十年沉淀的开放胸怀、十年孕育的蓬勃文化,勠力同心推进渭南市邮政快递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筑起渭南市邮政管理人的精神丰碑。(通讯员马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