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 蒲城: “蒸”出来的年味儿

渭南日报 记者 徐蕊 通讯员 张帆

进入腊月,蒲城县城乡各地的群众都在抓紧准备足量的蒸馍、蒸碗,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随着年关将近,这种带有强烈地域特征的美食已经成为人们送年货的热门之选,蒲城县尧山镇更是瞅准这一传统手艺,让群众靠着这门老手艺“蒸出”了一条致富路。

早上七点,尧山镇六合村的金麦源食品加工场内已经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和面、压面、造型、醒发、蒸晾、包装,工人们在一条龙的各个工序上忙碌着。沁人心脾的香味经久不散,寓意团团圆圆的蒸馍、感恩幸福的面油包子,造型圆润,唇齿留香,所有的馍类产品均由纯手工制作完成。

“我们五点起来,做面油包子和圆馍,这油包子是传统,女给妈拿,圆馍象征团团圆圆。”

尧山镇六合村金麦源食品加工场工人余西草介绍到。

“这馍是我们刚蒸出来的,馍(销量)进入腊月以来,一直在逐天增加,这几天进入高峰期,一天预定就是一万多,要提前预定。” 尧山镇六合村金麦源食品加工场负责人程康一边检验一边高兴的介绍到。

在尧山镇坡头村文化礼堂内,蒸碗制作也在火热进行中,厨师们熟练的进行选肉、切菜、配料、上锅等工序。据了解,这里的蒸碗主要以肘花、高力肉、虎头鸡、红薯甜饭、糜子甜饭和八宝辣子六大碗为主,以肉和米菜为原料,辅以蒸之传统技艺,呈现出选材考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且要色香味型俱佳的特点。在融入蒲城独特地域特色食材的基础上,形成如今的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已成为迎春接福、城乡婚庆时招待亲友不可或缺的一套菜肴。

尧山镇坡头村文化礼堂厨师长樊新华说:“八宝辣子寓意着红红火火,甜饭寓意着甜甜美美,每个蒸碗都寓意不同,相同的就是大家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一天平均在200套左右,销售额基本在3万以上,回头客特别多,在以后的制作当中,我们继续保持传统味道、传统技艺,让蒲城蒸碗走的更远。”尧山镇坡头村文化礼堂负责人景娟娟讲到。

伴着冬日初升的暖阳,麦香四溢的蒸馍,百味俱全的蒸碗相继出锅,仿如家乡的年,从厨房那一屉屉堆得高高的蒸笼上漫出的腾腾热气开始的。人们把最好的祝福都融入到蒸出来的美食里,一笼笼冒着热气的蒸馍、蒸碗,“蒸”出了满满的幸福感,“蒸”出了浓浓的年味,“蒸”出来了群众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新的一年,尧山镇将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发展“党建+产业”,通过村企联建,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尧山镇党委副书记张园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