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刘娜
“你好,我可以进来吗?我来上门核酸采样……”每到一处,敲门表明身份,扫码取样。
邱琳曼是8月19日负责上门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高温下,她和同事全身穿戴防护服,长时间奔走在临渭区解放街道幸福社区。防护罩内,邱琳曼的脸已被汗水浸润。
19日,记者也全程陪着这一组核酸采样人员一户一户跟踪采完所有人员。
哺乳期的“大白”
记者见到邱琳曼时,她身上穿着全副武装的防护服,身上背着一个自制的黄色大塑料袋包,腰里还勒着一根标有“警戒线”的绳子,上面吊着消毒凝胶和一个纸盒子,纸盒子里放着红色的试剂盒和备用的咽拭子。
“这个纸盒子里都是我的宝贝,这身装备也都是就地取材,怎么方便怎么来。”邱琳曼说。
记者跟随了两个小时,在往返上下楼的间隙记者了解到,邱琳曼是市第二医院机动二组小组长,1992年出生,中共党员,目前正处于哺乳期,家里有一对七个月大的双胞胎。
“8月16日晚上8点多,我下班3个小时就接到单位电话,我放下孩子就从家里往单位赶。”到了医院邱琳曼有点傻眼,医院忽然来了一大批前来采样的群众。“我就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后来替换采样的同事,忙到深夜12点。17日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我凌晨4点到解放办幸福社区,就这样连续采样3天。”当得知记者要单独采访她,她急忙介绍起市二院核酸采样机动队的情况,“哪儿人不够就去哪儿,市二院成立了核酸采样机动队,目前有5个组,每组10人,所有休假人员全部上岗,有的医生连轴转,跟他们比起来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上门采样不怕苦不怕累
“上门采样是件辛苦活,最怕群众不理解。采样人员要一家一家地跑,每一次核酸采样前要进行信息登记、核对、贴标签等,没有体力都不能上任,更别提高温下穿着防护服。”市二院急诊外科医护人员甘金玉已经连续两天在幸福社区开展入户采样。
“第一天上门采样,有的人不理解;有的家里有一个人瘫痪卧床,一家人都待在家等候采样;有的不愿意提供身份证号……在社区的沟通和协调下,第二天、第三天很顺利就采集完成。”市二院医护人员白瑞琪说道。
每次上门采样结束后,医护人员都叮嘱居民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个人卫生。
多方协作效率高
7:25完成采样827人。
8:10完成采样1227人。
转运组和社区工作人员不时进行着数字统计。
“19日早上5点,我们3个组7人已全部到岗,快7点分出一组进行上门核酸采集。截至10点,已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及孕产妇70余人进行核酸采样。”邱琳曼说道。
“幸福社区是安置小区,也是开放式、老龄化小区,全区共1645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335人,因此上门入户采样工作量大。社区11名工作人员加上单位下沉党员干部、小区楼栋长、楼层长,每天准点到岗,确保应检尽检。”解放街道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赵雪花介绍说。
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志愿者、小区楼栋长、楼层长……疫情防控期间,这些人,用默默奉献和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不断筑牢辖区疫情防控屏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