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临渭区文化馆。
9月21日,采访团来到位于华州区高塘镇魏家塬的渭华现代农业产业园,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高标准连拱大棚里满目葱茏,三五成群的大鹅时而悠闲地啄着青草……
在蒲城县,有这样一座博物馆,你不仅可以在这里了解椽头馍的所有历史,观察制作椽头馍的过程,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做个馍吃!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是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6月15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临渭区文化馆。
沧桑浑厚的磨盘、石狮,古色古香的寝具、用具,70、80年代的老物件,一幅幅精美书画、一张张新老照片……
老年用品、健康食材、居家适老化等适老产品琳琅满目,进了银龄金街如同进入了老年人的专属空间。
“以前都要往市里跑,要提交的资料既多且杂,现在街道办排一次号,跑一个窗口就可以轻松办理,太方便了!”。
6月22日,采访团走进陕西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探寻韩城肉鸭产业的发展路径,解锁他们的成功“密码”。
6月22日,采访团走进韩城市金城办城古社区欢乐田园,邂逅田园野趣时光,领略美丽乡村风貌,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6月30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这座葡萄园,探寻当地独特的产业模式。
6月30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合阳渭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探寻黄河水变清的秘密。
社区是每个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阵地。
“工业强县”是澄城县始终坚持的一项战略,希望做大做强工业,无疑要借助新项目的一臂之力。
水土流失怎么治理?渭北旱塬如何发展?“穷山沟”如何翻身?这几个问题使寺前镇吴家坡村的村民困惑了几十年,最终……
破旧的乡村小学,无人问津的老窑洞,为何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产业园”?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是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一首《短歌行》,赋予杜康酒神奇解忧神器之誉外,也赋予了杜康酒以生命。
中国有句民谚;“谁人见字,不念仓颉”。7月13日,采访团来到白水县仓颉庙,感受中国古老文字的精髓。
富平奶山羊产业历史悠久,拥有“全国奶山羊之乡”“中国羊乳之都”……
为了打造中国北方“最美政务大厅”……
企业是创新和创新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则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厂房内机器轰鸣、厂房外车流不息……7月27日,采访团走进蒲城县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媒体采访团走进大荔县,来到乡村振兴学院实地探访。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何让错放的资源变废为宝? 8月1日,采访团走进大荔县,来到光大绿色环保城乡再生能源(大荔)有限公司。
苗木郁郁葱葱,游人三三两两结伴畅游,时不时以各式景观为背景,拍照留念。这便是大荔县全域旅游的“新地标”——新茂农场观光园。
带动从业人员10万多人,孵化潼关肉夹馍店上万家……
一起观三河交汇盛景,体验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开展以来发生的显著成效。
未到潼关时,被“细路险与猿猴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样的诗句吸引;到过潼关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迅猛发展。
如何将尾矿、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
一辆辆小型环卫车驶入车间倒料口,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设备按钮,这是记者在华岳生活垃圾中转站看到的一幕。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一条条横亘于“青天”之上的索道,让一个个“蜀道”不再难以攀爬。
《老鼠偷油》《丝路风》《惩恶扬善小哪吒》……几出惟妙惟肖的皮影表演下来,引发在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