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李沛华 曹超男
汇聚力量开新局,建言献策谋发展。政协渭南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在即,2月16日下午,出席本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怀揣社情民意和发展良策陆续向大会报到,这也意味着渭南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记者在市政协委员驻地看到,委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签到登记、领取证件、签订会风会纪承诺书,并扫码进入会议工作群。报到完成后,委员们认真研读会议材料,完善所写提案,交流履职心得,抓紧时间做好各项参会准备工作。
会前,委员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准备了提案、发言等。
“我今年带来的提案是有关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随着诸如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它正在颠覆和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态,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市政协委员阴国富说。
来自合阳县的市政协委员张莉这次带来的是关于打造文旅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她说:“合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广阔肥沃的田野,应推进农文旅融合,充分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土味’资源,让游客在当地‘土味’中感受‘文化磁场’,让‘乡村气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市政协委员王思佳带来了关于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提案。她建议构建“三位一体”的非遗教育体系,打造“一校一品”的特色非遗项目等。希望渭南非遗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也为渭南的文化强市建设作出贡献。
委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几天,他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渭南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编辑:肖叶
初审:董智勇
终审:宋振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