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去年全年,我市落实项目资金6423万元,争取城乡供水专项债券2.2亿元,完成投资2.83亿元,改造项目38处,有效提升了25.1万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
1月26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去年全年,我市落实项目资金6423万元,争取城乡供水专项债券2.2亿元,完成投资2.83亿元,改造项目38处,有效提升了25.1万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
2023年全市网络交易额达395.21亿元,同比增长17.41%;网络零售额89.7亿元,同比增长21.99%;农村网络零售额77.49亿元,同比增长24.97%。
1月16日,记者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2023年我市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为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率,目前共办理住房公积金“商转公”业务564笔,贷款发放额达1.95亿元。
1月16日,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2023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进场交易项目1095个,交易总额完成216.46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3.9%和9%。全年累计节约公共财政资金1.82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节支提高41.1%。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总量平稳,运行质量、结构双优化。
1月12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三三四四”工作法为抓手,锚定交通运输“六大工程”,推动交通运输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医保业务“同城通办”是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的医保业务服务模式,通过打破区域限制,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效能,实现了群众医保业务门口办、就近办、一次办。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基点,深化“线上进城乡社区,线下进综治中心”的检察职能基层“双进”工作,
12月25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在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中,我市被评为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好、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的优秀地市,同时获得500万元奖励。
今年,我市计划竣工投产省级、市级重点项目209个,总投资545.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7个,总投资120.6亿元。
今年9月20日,澄城县再次被命名为“陕西省双拥模范县”,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六连冠”。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既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是事关社会公平、民生福祉的卓越实践。
2月5日,记者从全市税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我市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311.4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0.54亿元。
“从签约入驻、手续办理到设备进场、调试、投产,只用了65天,感谢白水县委、县政府全程服务。尤其是我们职工宿舍问题,县人社局包联领导也帮忙协调解决了,特别暖心!”
1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2023年,市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聚人才、促和谐,圆满完成年度各项任务。
1月16日,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2023年,市总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工会在您身边竭诚为您服务”主题活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6日,记者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获悉,2023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8993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954家(次),办结案件111件,办结案件数列全省第二。
冬日的秦东大地寒气袭人,在我市社会福利院内却是一片温暖。在这个大家庭里,护理员用悉心温暖的服务和真情陪伴,让每个特困对象都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这是我市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病于未发之前”“治病于初起之时”,做细做实日常监督,不断巩固党员干警“三不”思想根基;
华州区柳枝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处理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在白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各级各部门以人民满意为标尺,聚焦“六个坚决不发生”目标,
如今,“健康”二字对澄城百姓而言,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健康澄城”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百姓生活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