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发布
QR Code
数字报
QR Code
官方微博
QR Code
官方微信
QR Code

我为渭南“十五五”期间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5-08-13 08:41:17

抓住三个关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临渭区丰原镇副镇长 唐军炜

做强特色产业,夯实振兴根基。培育优势农业产业,推广标准化、绿色化种植,引进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品质,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激活文旅潜能,深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资源,精心设计“农事体验研学游”“非遗手作工坊”“田园休闲度假”等特色线路。

培育本土人才,强化人才支撑。结合产业需求,依托职教资源或田间学校,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种植技术、电商运营、旅游服务)。实施“乡雁归巢”计划,吸引大学生、能人返乡创业。发挥乡贤、合作社带头人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同时,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广积分制管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深化城乡融合,汇聚发展合力。推动城区教育、医疗、文化优质资源下沉。搭建平台促进农产品“进城”、消费“下乡”,落实财政、土地、人才等倾斜性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渭南日报  记者 曹超男 整理)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蒲城县民俗博物馆馆长 耿东旺

渭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渭南文化旅游业存在品牌影响力不足、资源整合不够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品牌建设,深度挖掘渭南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如以“蒲城寓里访杜甫,字字皆含家国情”为主题,深入挖掘诗圣杜甫与渭南的历史文化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跟着杜甫游渭南”响亮品牌。二是注重资源整合,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将各县(市、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例如,将蒲城的杜甫寓里与周边县(市、区)的教育文化资源联合开发,打造文化教育旅游线路。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渭南日报  记者 曹超男 整理)

注重演员队伍建设,推动剧团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渭南市秦腔剧团艺术总监 张佐群

秦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面临着严峻挑战。渭南市秦腔剧团目前就面临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困境,保护与传承发展刻不容缓。为此,提出以下建言,力争突破当前困境:

多管齐下留住优秀演员,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确保他们能长期扎根剧团,为剧团发展贡献力量。尊重演员的创意与想法,鼓励演员积极参与剧目创作和排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和创新思路,要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并积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演员切实感受到自身价值和重要性。

同时,加强艺术传承与创新。建立老带新传承机制,充分发挥剧团资深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针对全体青年演员,依据其所学行当,为每位青年演员精心配备一位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担任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鼓励创新创作,支持演员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特点,对秦腔的表演形式、剧目内容等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

(渭南日报  记者 姚二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