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赵倩茹
霜染青丝又何妨?凤冠霞帔正当时。9月15日,在富平县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举办的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现场,各参赛团体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演出前的最后排练。记者在后台化妆室一隅,见到了来自合阳县老年大学戏剧班社的参赛演员党红英。
党红英正在整理头饰
年过花甲的她看上去精神矍铄。她对镜理妆,笔尖轻扫过眼角,黛青勾勒,胭脂晕染,镜中人渐渐褪去昔日企业家的干练,化作《斩秦英》中那个仪态万方的西宫娘娘。
“每次描眉画目,都像是在与8岁时的自己对话。”她的声音带着秦腔演员特有的清越,在化妆间里悠悠荡开。那时她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第一次站在乡村戏台下,被铿锵的梆子声震得心头发烫。
命运的幕布次第开启。人生前半场,她是商海弄潮儿,在防盗门行业里打磨淬炼。但办公桌的抽屉深处,始终珍藏着一本泛黄的曲谱。“谈完生意回家的路上,总要在车里唱一段。”她说,车窗外的霓虹流光如水袖翻飞,方向盘在手中化作虚拟的马鞭。
直至2019年,她卸下商甲,披上戏袍,与合阳县老年大学戏剧班社的31位社员一起学习。从此梆子声代替了电话铃声,水袖轻扬拂去了商海浮尘。在戏剧班社的时光里,党红英把企业管理经验化作排练场上的调度智慧,将商海沉浮的阅历融进唱腔的抑扬顿挫。
“西宫娘娘这个角色最难把握的是眼神。”她对着镜子练习,“既要有母仪天下的威严,又要暗藏慈母心肠。”凤冠垂珠在她额前轻晃,恍若时光的流苏。戏剧班社里的老伙计看着党红英,笑说:“红英一上妆,眼睛就亮了10度。”
窗外渐起人声,如远潮拍岸。党红英缓缓起身,霞帔上的明珠映着夕阳,流转着温润的光。她即将带领这群银发戏骨登台,在锣鼓铙钹声中,完成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
暮色渐浓,戏未开场。但见党红英水袖轻挽,眸若星河,那里映着她8岁时的憧憬,盛着64岁的从容,更装着不曾被岁月磨灭的对戏曲的热爱。银发何妨追梦?丹心从来少年。
编辑:马睿妮
初审:雷沛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