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紧盯暑期未成年人出行高风险时段,聚焦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突出安全隐患,深入开展未成年人违规骑行宣传教育活动。 通讯员 焦明博 摄
通讯员 姬磊磊
暑期以来,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电动车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部分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车不仅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也对其他交通参与者构成威胁。为守护未成年人安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连日来,澄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结合暑期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多措并举筑牢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线。
8月21日,澄城公安交警在勤务检查中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上乘坐着3名青少年。民警将该电动车引导至安全地带进行检查,经现场询问,骑行和乘坐人员均未满16周岁。民警随即依法扣留电动自行车,并通知这些未成年人的家长到执法现场参与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这一规定基于科学严谨的考量: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判断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及对电动车的操控能力均远不及成年人,在复杂交通环境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及时的应对,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在此次暑期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中,澄城公安交警科学安排部署警力,通过定点检查与巡逻查控相结合的方式,在高峰时段及夜间出击,严查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无证驾驶、飙车炸街、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形成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保障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
澄城公安交警持续推动“一人承诺、警家共管”工作机制,组织违规骑行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共同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承诺书明确约定“不购买、不骑行、不纵容未成年人违规使用电动车”等条款,强调“年满16周岁方可骑行电动车”的法律红线。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发布“致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通过现场播放未成年人骑行事故纪录片、发放《交通安全责任清单》,引导家长认清自身监护职责,主动抵制为孩子购置电动车、默许违规骑行等行为。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澄城公安交警创新线上宣传形式,搭建“警媒+社媒+线下”宣传模式,利用“澄城公安”“微澄城”等宣传平台设立“暑期交通安全”话题,发布未成年人骑行安全科普短视频,内容涵盖法律解读、事故警示、安全出行指南等;每周利用“澄城交安”四级微信群推送两次提示信息,包括近期违规案例、天气出行提示等内容,通过“县-镇-村-学校”微信群传递,引导家长和未成年人阅读学习。线下各中队在违法处理室、“马路学堂”设立学习点位,通过扫码识交安、关注交通安全小程序观看警示视频、查看出行提示等方式,重点让家长和未成年人了解违规骑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违规骑行。
下一步,澄城公安交警将持续严查未成年人违规骑行,强化“执法+宣教”工作模式,加强与县域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构建起“交警严管、学校教育、家庭监督”的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护体系。
编辑:马杭娟
初审:徐磊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