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姜晓 见习记者 刘伟
8月21日,华州区赵氏皮影传习馆内,青年学员正向华州皮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皮影操作与雕刻技艺。这生动一幕,正是当地皮影青年人才三年培养计划的实践缩影,通过注入青春力量,让千年非遗焕发新活力。
据悉,该计划于今年5月启动,精心遴选6位国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项培育前声、签手、雕刻三类皮影核心人才,首年投入15.96万元。依托“师带徒”模式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同步建立“试用期考察+季度考核+年度展演”的全流程机制,学员每月可获600元补助,补助标准每半年动态调整一次。学员结业后,由行业协会定向推荐至演出市场与文创领域,既让传统技艺扎根市场土壤,也为年轻人搭建起绽放才华的舞台。
编辑:马杭娟
初审:徐磊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