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魏宝宝
时值初秋,渭北高原的阳光依然炙热。陕西白水杜康酒厂的制曲工坊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高温酿造”正繁忙上演。8月25日,记者走进工坊,未及进门便感受到一股湿热气息,与室外的干热截然不同。
工坊里没有机械轰鸣,只有老师傅们沉稳的脚步声此起彼伏。“曲是酒之骨,高温天正是制曲的好时候,温度、湿度都得掐得准。”有着快30年制曲经验的杨永平师傅一边将拌好的曲料放入模具,一边向记者介绍。只见他双手用力按压,动作娴熟连贯,不一会儿,一块质地紧实、棱角分明的曲坯便成型,随后被徒弟整齐码放在托盘上,送往曲房发酵。
在温湿得当的制曲工坊中,层层叠叠的曲料正静静“呼吸”。制曲车间负责人屈纪民指着曲房内的监测屏幕说:“我们守着老祖宗的技艺,但也靠科技帮衬。你看,这些实时跳动的温度、湿度数据,还有微生物菌群指标,都能精准把控,确保每块曲的糖化发酵效能达到最佳。”据了解,白水杜康酒厂在承袭五千年制曲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化质量检测体系,既保留古法制曲精髓,又用科技为品质“护航”。
作为中国白酒百强企业,陕西白水杜康始终恪守“用心酿好酒,诚信卖美酒”的祖训。“高温天制曲辛苦,但想到这是杜康老清香风味的根,就觉得值。”制曲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目光落在刚入房的曲坯上,“从一粒粮到一滴酒,急不得,得等时间慢慢酿。”
目前,白水杜康酒厂制曲工坊正满负荷运转,一块块饱含匠心与科技的酒曲,正为后续酿造积蓄着“清香力量”,也延续着酒圣杜康的灵魂风味。
编辑:马睿妮
初审:徐磊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