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将“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作为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市委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思维,展现了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坚定决心。当前,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以持续稳定的安全环境保障渭南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要筑牢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防线。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同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分类抓好田间管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和病虫害防治,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要筑牢生产安全堤坝。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标本兼治,扎实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园区、道路交通、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隐患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此外,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要完善社会安全网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渭南。社会安定有序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用好县综治中心,做实网格化管理,推动矛盾纠纷基层化解。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安宁。
安全工作是长期任务,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马杭娟
初审:徐磊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