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彩绘云纹灰陶茧形壶,口径10厘米,底径11.2厘米,高30.8厘米,腹长径35.5厘米,短径23厘米。灰陶,轮制。唇口、束颈、宽折沿、腹呈横向椭圆状、高圈足外撇。器表通体饰以白、红、灰绿等色彩,腹部以纵向成组凹弦纹分隔成等宽环形条带,条带中以白色、灰绿色绘制“S”形云纹,腹部横向两端以成组凹弦纹环成圆形,内饰白、红色彩绘,旁边的环形条带内装饰有带中心圆点的对称卷云纹图案,由白、灰绿彩绘制,凹弦纹部位出现涂朱现象。颈部及圈足由多圈凸棱分隔成横向环形条带,分别施白、灰绿彩,再装饰以红色圆点。整器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茧形壶是战国秦汉墓葬和遗址中常见的器物之一,在考古发掘报告中还被称为卵形壶、鸭蛋壶、蚕茧壶、茧形瓮等。现今学术界普遍认为茧形壶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生活实用器,用以盛放酒水、骨汤和粮食;二是在作战时,埋入地下,用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三是丧葬用的明器。(渭南市博物馆提供)
编辑:马睿妮
初审:张伯阳
终审: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