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荣
立秋之时,酷暑未散,我们特意去绿色氧吧——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散步乘凉。
早起的天气有些微阴,青墨色的云朵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飘荡,或聚或散,阳光在厚厚的云层内几欲突围,或明或暗的云朵竟然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层次,让人有一种身处海滨城市的幻觉。
车子一路向东,车窗外是东西绵亘的秦岭山脉,有些阴沉的缘故,云脚较低,目光所及,碧色的青山被水汽笼罩,透出青黛之色,而青黑的山体、淡灰的云气、灰白的天空则顿生出水墨山水画的渐变素雅之美。
进山之后,沿着观景大道一路南进。抬眼望去,只见两道高耸的山体相对矗立,恰若两扇巨大的石门相对而开,中有峡谷河石,是曰“石门峡景区”。
信步走来,坡道低缓,旁下乱石闲躺,流水潺潺。远方众蝉和鸣,声嘶力竭。山势高耸但舒缓,且绿植盈目,清新怡人,养目养心。让人顿有清空烦忧,怡然自得之感。
途中三个落差极大的瀑布,十分惊艳。水流平地,原本温柔如缎,但于三四十米的高空,突转直下,奔涌如泻,在长空之中形成一挂白练,犹如银河洒落凡间。更有落地之后,池水被石台再次一阶一阶地分成小小的雨挂,水与石激起欢快的奏鸣,潺潺湲湲,如此不断,令人瞩目,让人忘返。
中午时分,一阵儿疾风过后,几滴微雨轻洒。走至金蟾湖附近,骤雨忽至,急雨如鼓,“噼里啪啦”敲击绿叶,只得停步,找一石崖之下,立身躲雨。
只见天地之间,千点万点从天而降,空中雨点密布,如丝线相织,继而直奔猛扑,湖面泛起涟漪无数。此时天也灰蒙,山也空蒙,树也迷蒙,只感觉眼前雨点急促,耳畔雨点欢快,远山近水,合奏了一场天地盛乐。而此时目不暇接,耳不暇听的我突然意识到,我已许久不曾这样认认真真的看一场雨落了。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云散雨霁。如天空合上的幕布重新打开,阳光如初,万物明亮,山石如洗,高树葳蕤,绿叶发亮。更有雨后的葛蔓,紫藤般的朵朵花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茉莉的清香。
对面的山腰,云气水雾,袅袅婷婷,缓缓升腾。如纱似烟般的云雾,为巍峨的秦岭增添了无尽的朦胧与诗意。道旁游人或坐青石听泉,或任小儿戏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尽兴返程,甚是不舍。回望青山,巍然依旧,山还是千百年前的那座山。雨,还是那年的雨,只是不知道它从历史的天空落下,打湿过多少人的心。
也许,这雨曾飘过唐时的天空。当年杜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遥眺远山,信步登临,是否也曾被少华的雨打湿过衣襟,也曾为黎民百姓的苦难动容,所以才有了湿漉漉的震古铄今的《三吏三别》?
也许,这雨曾飘过宋时的天空。当年苏东坡从凤翔回东京汴梁,途经少华山时,或许也曾被少华的雨丝打湿过发梢,所以他写给胞弟的那首《华阴寄子由》也是如此饱蘸思念之泪。
……
少华山绿色润目,泉声聪耳。尤其是突然而至,戛然而止的那场急雨:那雨点,那雨声,那雨来,那雨落,让人如此难以忘却。
编辑:马睿妮
初审:张伯阳
终审: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