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保荣
最近,富平老城很火。朋友圈、短视频平台,老城的靓影频繁刷屏。看得我心情激动,一次又一次,想再去老城转转。
富平老城旧时叫窑桥寨,即今日的莲湖村。这里曾是富平县政府驻地,人们习惯以富平老城称呼。莲湖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价值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底蕴丰厚,远近闻名。据相关资料,明代正统年间,知县高应举开始就高阜堑土为城,形成“堑城”。与其形制相似的城池在全国范围只有两处,富平老城为其一。身为富平人,自然很自豪。
十多年前,我和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上过老城。那时候的老城像是一位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清冷,孤寂。有名的几处院子大门紧锁,挂在门上的铁锁锈迹斑斑,透过铁栅门往里瞅,荒草满布,狼藉一片,不由得让人生出一番感慨。望湖楼、藏书楼气象还在,风骨犹存,只是多了一份凄凉。朋友略带遗憾地问我:“富平这么好的老城怎么不维护一下?”我一时沉默,心情复杂,轻轻回应了一句:“我多么希望老城变得更好啊。”
几年前,老城提升改造项目开始实施,期间,我多次上老城探访。经过各方努力,老城的面貌一天天改变了,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修旧如旧原则下,富平老城三街、四门、十巷的格局更加清晰,新设立的道路标识牌特别醒目,改造提升后的东门、北门坡道简洁大方,新铺装的街巷路面古朴雅致……再见老城,给人的感觉就是耳目一新,风光无限。
精心设计、布展的富平老城记忆馆开馆迎客,像是老树开花,引起全城轰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奔着老城涌来,老城一下子热闹起来。富平文旅人积极学习,不断探索,一系列活动地有效开展更是带动富平老城火爆网络,前来打卡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禁不住诱惑,我又一次去见老城。缓步上东门大坡,走近老城记忆馆,眼前的一幕幕让我眼眶发热。我为老城的新生,为老城的华丽转身感动。走进老城记忆馆,仿佛一下子走进历史,回到过去。富平的建制沿革、文化遗迹、民俗风情,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的著名人物一一展示了出来。一幅幅展板,一行行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每一位寻根溯源的人们诉说着富平的往事,恢复着关于这座小城过去的记忆。
我轻轻走过一个个展厅,阅读,思考,感受,从记忆馆南区到北区,从南湖书院到富平老剧院,体验国家级非遗阿宫腔的细腻婉转,触摸富平石刻的线条流变,一种久违的美好相遇终于由想象变成现实。各种生动、立体的呈现形式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让我眼花缭乱,看不够的感觉变得异常强烈。以前没有的,现在全有了,我真心为她骄傲。以后我肯定会向来富平的亲友推荐老城,我有更多的理由,有更足的底气给他们介绍老城。我相信,吸引我的,也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这座城的人。
步出展馆,再读富平老城记忆馆几个字,我清楚地意识到,这里所蕴藏的一切,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过去,重要的还是希望富平这块古老厚重的土地所滋养的精神血脉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编辑:马睿妮
初审:张伯阳
终审: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