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发布
QR Code
数字报
QR Code
官方微博
QR Code
官方微信
QR Code

文化中国行丨多彩文化活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潼关县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25-09-18 08:18:34

渭南日报  记者 彭斌

文化点亮生活,文艺浸润人心。

从舞台到戏台,从黄河岸边到啤酒广场,从老槐树下到潼关古城……今年暑期,潼关县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场场盛宴点燃了百姓热情,绘就了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动图景,有效激发了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了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潼关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精神力量。

关河有约:邂逅文艺盛夏

在潼关古渡口,群众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舞蹈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舞裙,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美妙和谐的合唱和高亢激昂的独唱,展现了群众文艺的魅力与活力。

潼关古城暑期纳凉晚会演出现场 通讯员 程前方 摄

“这里有舞台,等你开唱,让你的歌声随晚风传遍河岸,成为夏夜最动人的背景音。这里有灯光,聚光灯下的每一个转身都将被定格,只要你有热爱,这里就是你的主场!”古渡口夏夜狂欢季受到大家关注。

黄河在潼关古渡口拐了个弯,也把“关河之约·清凉一夏”送至游客。潼关县夏季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活动以“文化惠民、全民参与、夜间纳凉、引流增收”为宗旨,在古渡口景区常态化开展“秦声秦韵周末戏相逢”戏曲展演、“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文艺汇演等系列惠民演出。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模式,打造了集休闲、娱乐、消费于一体的夏日文化盛宴,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据统计,潼关县组织系列文化惠民活动60余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潼关有戏”:体验独特文化

“古关、清风、秦腔、美食——文化消夏体验就在潼关古城。”今年暑期,潼关古城景区以戏曲为媒、文化为核,成功打造了一场持续八周的夏日文化盛宴。

在7月至8月的每周五、周六19:30-21:30,“潼关有戏”2025潼关古城暑期纳凉晚会在景区戏楼广场盛大上演,通过秦腔、迷胡、蒲剧、豫剧等多剧种展演,汇聚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戏曲精华,为本地市民、周边游客及戏曲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艺术性与群众性兼具的夏夜文化体验。同时,活动还设置群众才艺展示环节,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嘉年华。

本次活动特邀秦腔名家李小锋、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陕西省表演艺术家雷涛等多位一级演员登台献艺,提升了活动的艺术影响力与号召力。同时,周边多地戏曲剧团轮番演出,既展现传统戏曲的深厚底蕴,也凸显区域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在“潼关有戏”现场,夜幕下的潼关古城戏台前座无虚席,观众掌声不断。市民梁女士表示,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戏曲演出,不仅消暑纳凉,还增进了对传统戏曲的认知与热爱。

本次活动是潼关古城深化文旅融合、拓展夜间经济的一次成功实践。未来,景区将继续创新文化主题活动形式与内容,持续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文旅体验,进一步巩固潼关古城作为区域文化高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让观众在徐徐清风中,沉浸式触摸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尽享文旅交融的独特魅力。

广场开麦:蹦出幸福音符

7月19日、26日,潼关县啤酒广场“大地欢歌幸福潼关”文化惠民活动欢乐开唱。19时,华灯初上,2025文化惠民拉开帷幕、“‘艺’路潼行乐动一夏”夏日纳凉活动举行。

广场舞与戏曲同台,激昂的鼓点与欢快的音符此起彼伏,观众拍手跟唱,手机灯光汇成星空——原来文化惠民也能这么“嗨”。

潼关县始终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惠民理念,为优秀群众文艺社团提供专业训练场地和艺术指导。这些社团如今已成为惠民演出的主力军,截至目前,累计奉献14场高质量演出,不仅展现了群众文化的蓬勃生机,更为潼关夏夜的广场文化增添了无限魅力。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犹如一道道精神盛宴,滋润着潼关群众的心田,在这里,群众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道,促进了身心健康。下一步,潼关县将持续创新载体、拓展活动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实群众精神家园,为建设和谐文明家园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编辑:马睿妮

初审:雷沛

终审: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