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董献军 张晓玲 通讯员 李欣语 文/图
千年缘,古槐边,细雨纷飞炊烟起。
9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蒲城县罕井镇西南村。一棵千年古槐静立于此,枝头挂满一簇簇形如绿色豆角的槐角,沧桑中透露出勃勃生机。
古槐枝叶繁茂,屹立于群众文化娱乐广场西北角。见记者来访,热心村民纷纷聚拢,讲述起它与村庄的深厚渊源。
西南村古槐
村中老主任、68岁的王邓仓回忆:这广场原是一处涝池,池边曾有两棵槐树。西北角这棵长势旺盛,如今仍在;西南角那棵已于20世纪60年代被伐。老辈相传,王姓人家迁居此地,挖涝池时,在旁边堆积的土堆上植下双槐;也有说法是,槐树从涝池边的土堆上自然生长而成。
记者看到,古槐地基高出地面2.5米,围有两层青砖砌成的圆形台阶:首层铺有木板,可供休憩;二层为土包,古槐扎根其间。树身自下而上向西倾斜,南侧老根萌生出一棵腕粗小树,已有12年树龄。
西南村为南白堤村下属自然村。村党委副书记王平介绍,现全村共220户890余人,王姓占六成。
王氏家族理事会会长、67岁的王万仓补充道,王姓人家祖籍山西枣园村,有一户人家迁居此地,夫妻二人,育有三子,老大住西南村、老二住武仪村、老三住睦王河村,祖陵至今尚存。
记者随村民行至村西,见一陵墓处于耕地之中。碑文可见“自北宋末迁居于蒲”“初隶于洪洞之枣园村”等字,落款为“大清乾隆十九年……立石”。
64岁的王忠民回忆道,他小的时候,王姓人家陵园很大,立有石人石马,如今已不复存在。
再看古槐,挂有两牌。铜牌写有:西南村古槐。红牌标注:古树,槐树;树龄1000年;保护级别,特级。
古槐千年,村庄有据可考约900年。树与村孰先孰后?王邓仓认为,二者同期,立碑为后世所为。王平则持“先有树,后有村”之说,认为树是自然而生。
古槐粗壮,需四人合抱。村民拿来尺子丈量,胸径5.6米。再目测,树高约25米。
村民细数现存枝干,有五枝,其中两大三小。树顶有喜鹊筑巢,细辨共有一大四小五个窝巢。
微风拂过,绿叶轻摇。千年古槐苍翠不改,静守岁月长河,默默见证西南村的变迁与绵延,发展与壮大。
编辑:马睿妮
初审:雷沛
终审:宋振峰